联通左边
联通右

科技

月球“土特产”太珍贵!月壤样品能告诉我们这些

月球“土特产”太珍贵 科学家“一土多吃”榨出最大价值   凝聚了无数航天人心血与智慧的1731克珍贵月壤样品该怎么用、在哪些领域使用才能更大地发挥其价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12月1...

遥感三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 2020年中国航天迎收官之战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郭超凯 赵金龙)北京时间12月27日23时4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也是2020年中国航天的收官之战。 &n...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长期落户湖南韶山

中新网韶山12月25日电 (付敬懿)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交接仪式25日在湖南韶山举行。返回舱高约2.6米、直径约2.4米,重量2吨多,正式交接后将长期展陈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张晓光和...

2020海交会展出众多岗位和科研成果 引海内外人才关注

中新社广州12月18日电 (王坚)2020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2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简称“2020海交会”)18日在广州举行。此次海交会现场设置了逾10个展览展示专区,包括大湾区展区、广州市各区展区...

中国首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奠基 一期可年产1.2亿剂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首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奠基 一期可年产1.2亿剂   中新社云南玉溪12月21日电 (韩帅南)中国首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建设奠基仪式21日在云南省玉溪市疫苗产业园举行。该mRNA新冠疫苗产业...

嫦娥五号凯旋归来 中国有了往返月球“双程票”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17日凌晨安全着陆,凯旋归来。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

嫦娥五号带回的“太空快递”如何用?怎么存?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郭超凯 梁晓辉)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完成月球自动采样后返回地球,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号任...

最新珠峰高度怎样测出的?有何科学道理?专家详解

       最新珠峰高度是怎样测出来的   蒋涛   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经过两国团队的扎实工作,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此次珠峰高程测量也是我国对珠峰展开的第...

天问一号距离地球超1亿公里 预计明年2月进入环火轨道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郭超凯 杨璐 戚铁磊)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12月14日21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4天,飞行里程约3.6亿公里,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200万公里,飞行状态良好。...

嫦娥五号完成第一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郭超凯 段逊)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4日11时13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上两台25N发动机工作约28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       &nbs...

揭秘“奋斗者”号:为一道焊缝,研发团队忙活八九个月

       为一道焊缝,就要忙活八九个月      1个多月时间,累计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0909米的纪录,让人类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有了新坐标。“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

嫦娥五号探测器正按计划开展月面采样工作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2日4时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探测器于12月1日23时许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

       新华社福州11月27日电(记者张华迎、高敬)27日0时41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总经理赵皓介...

地球为何每26秒脉动一次?60年来仍是未解之谜

  每隔26秒,地球就会脉动一次,很具规律性。但其脉动微弱,人体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过去60年来,世界地震学家一直在对“地球脉动”进行追踪和研究,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      1961年6月6日...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将实现三大工程目标

                  嫦娥五号飞行的11个阶段示意图      本报记者 冯 华 余建斌 喻思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

88/122 第一页上一页84858687888990919293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