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文化

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亮相安徽 再现中西方古文明交流盛景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阿富汗金王冠。 安徽博物院供图   中新网合肥10月19日电 (记者 张强)“异域同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19日继续在安徽省合肥市展出。该展览策展人刘榴当日在接受...

甘肃整理挖掘敦煌书法文化 “以书释书”

中新社兰州10月19日电 (闫姣 李亚龙)“我们一直在挖掘、研究敦煌书法的相关课题。《敦煌书法》已经完成了第一、二辑,接下来还将整理第三辑,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将敦煌书法完全解答清楚,让大家更自然地接受它...

陕西:“古曲新韵”,推动“双创”

“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文化战线工作者,陕西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惠敏莉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激动...

触摸黄河文化的根和魂——读《国宝中的黄河文明》

【读书者说】    编者按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从涓涓细流,到奔腾入海,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她为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壮美的风...

杭州文旅观察:德寿宫的墙为什么是红的?

民众在德寿宫红墙前打卡拍照 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20日电 题:杭州文旅观察:德寿宫的墙为什么是红的?   记者 童笑雨   这几天,德寿宫的红墙成了“网红”墙,吸引不少人来此拍照打卡,...

媒体融合为文学注入新活力

媒体融合为文学注入新活力   ——以《灯盏2021: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为例   互联网给文学带来的影响,不只是诞生了网络文学这一新的文学形态,还包括对文学生态的全方位改变...

观众穿戏服 演绎年轻态徽文化

23岁的陈磊脱下厚重的戏服,还来不及擦去脸上的妆,和同事收拾完剧场卫生,就开始复盘当天的演出……国庆期间,黄山迎来旅游旺季,观众挤满了礼堂。2021年,这群怀揣着梦想和情怀的年轻人聚集在安徽黄山...

天津市第四届“中华文化研习营”开营

中新社天津10月21日电 (孙玲玲)10月21日,由天津市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主办,天津市武清区台办、宝坻区台办、蓟州区台办承办的第四届“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在津开营。相关台资企业负责人、台籍医生、教...

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时下,流动博物馆方兴未艾,颇受欢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新近公布了一组数字:近期,共推送16个实物展、20多个图片展,在全省近60家市、县、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展出,而跨省合作也是近期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一...

千年古琴在中国年轻人中正流行

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刘晓枫在制琴。 李晛 摄   中新网沈阳10月22日电 题:千年古琴在中国年轻人中正流行   作者 李晛   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这两人因...

“‘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多语种图书图片展”亮相2022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举办的“‘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多语种图书图片展”亮相法兰克福书展 浙江大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记者从浙江大学出版社获悉,由浙江大学出版社...

尼西黑陶见证藏族民众生活之变

图为鲁茸恩主正在制作尼西黑陶。 张厉 摄   中新网迪庆10月23日电 题:尼西黑陶见证藏族民众生活之变   作者罗婕   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驱车30余公里,即能到达茶马古道沿线的尼西乡汤堆村...

《浙江尧舜遗迹图》发布 发掘尧舜禹文化的当代价值

《浙江尧舜遗迹图》正面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供图   中新网绍兴10月23日电 (项菁 周健)记者23日从浙江省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获悉,《浙江尧舜遗迹图》(审图号浙S〔2022〕41号)日前发布,这是以省份为单位的尧舜文化遗...

14国学者走访“东亚文化之都” 共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2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开营合影 项菁 摄   中新网绍兴10月23日电(项菁)10月23日,“2022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在浙江省绍兴市、衢州市两地以直播连线方式开营。为期9天时间里,来自全...

云南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滇池之下还有遗迹

云南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蒋志龙:滇池水面之下还有遗迹   司马迁的《史记》中,曾经记录过一个古滇国:它地处中国西南一隅,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区域性政权。虽然在《史记》中,有“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

31/64 第一页上一页27282930313233343536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