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发布时间:2020-01-29  文章来源:宁德新闻网 点击:682336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大年初二,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必须携带上礼品回娘家,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给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创造了好机会,做上一桌子好菜,倒满一杯杯好酒,叙叙旧,话话家常,莫过于最温馨的时刻了。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涨知识啦,来看看大年初二的习俗吧!
  
  1、女婿拜年“法定日”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二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夫婿同行给岳父岳母拜年,民间称“姑爷节”、“迎婿日”。“回娘家”又称“归宁”。在旧时代,“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除夕和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中国人最亲密的是血缘关系,姑爷有“半子之劳”,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大年初二,姑爷精神抖擞,穿戴一新,带上丰厚的礼物去看望岳父岳母,正是一年一度作为“半个儿”见“亲娘”的机会,以慰问“二老”。有的地方称新女婿为“娇客”。对于“娇客”拜年,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希望女婿平时要好好关照爱护自己的女儿。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2、送年礼,送“双”别送“单”
  
  初二,出嫁的女儿携夫婿回娘家,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然而送年礼,既有数字上的讲究,也有谐音上的讲究。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首先是送“双儿”不送“单儿”,取“好事成双”之意,图的是个吉利。装点心匣子或装果篮儿,其种类要为双数,四样、六样或八样。
  
  其次,注重所送年礼的谐音,有些东西的谐音“犯忌”,不宜送人。送水果时不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不吉利;不送钟表,“送钟”与“送终”谐音;给生意人送礼不送“书”,“书”与“输”谐音。拜年时讲究送酒,因为“酒”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之意。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3、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4、初二去放生
  
  大年初二放生,旧时大年初二清早,天未亮小贩就会担着两大桶活生生的鲤鱼穿街过巷,大声呼叫:“好生鲤,大生鲤,金银鲤……”就是可以让街坊在吃过开年饭之后放生鲤鱼,祈祷生意兴旺,人口平安。
  
  重点来了!大年初二吃什么!看过来!
  
  面
  
  民间谚语说了: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图的是条条顺,意喻着一年顺顺当当。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馄饨
  
  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像元宝。寓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开年饭
  
  中国传统习俗年初一为吃斋的一天,年初二便是一年新的开始,第一顿饭要有鱼有肉,简单来说就是要吃得好,吃得豪!大年初一过后,大部分家庭都会在年初二准备开年,开年饭会在新的一年进行第一次祭祀仪式,传统上此日子颇受重视。中国人每逢祭祀时都离不开一顿丰富的饭菜,而开年又是新年中的大事,祈求新一年事事顺利。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这一天据说要做早饭,喻新年早吃早发财,这顿饭就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鸡是少不了的,烧肉取“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意,炒饭取意“大显身手”,猪脷(舌)取“大利”之意,还有生菜,取意“生财”,蒜喻能写会算,葱喻聪明,韭喻长长久久等,芹喻勤劳刻苦。现在的都市人就没那么讲究了,而且又不是大家庭饱年饱节也吃不了那么多,就无必要弄得浪费了,但鸡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初二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开年虽然定于年初二,但祭祀的时间各家不同,有些家庭选择在年初一刚过,年初二的凌晨进行祭祀仪式及准备开年饭,也有些是在年后第一天上班时公司组织一起吃,这纯粹是风俗习惯。
  
  祝大家:红红火火过大年,事事如意;热热闹闹迎新春,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