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新闻网11月19日电 (林秋萍)“本以为这件事要打官司解决,没想到在村里的‘网格驿站’就处理好了。”走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郑厝村调解室,颜某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不久前,颜某因建房将砂石堆放在邻居郑某的土地上,施工机械破坏了表层土壤,导致郑某承包的土地不能继续耕种。双方就赔偿问题争论不休,镇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曾多次帮助协调,但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郑某坚持要对簿公堂,颜某却不愿伤害邻里感情,找到蕉城法院诉非联动中心霍童镇联络点请求帮助,联络点立即委派郑厝村网格调解员郑玉凑帮助调解。
调解员郑玉凑第一时间介入,并召集双方商谈发现,本案事实清楚并无争议,焦点在于赔偿问题,可双方心里都没底,都怕因调解而吃了亏。
郑玉凑了解了双方的心态后,拿出手机连线霍童法庭法官王鑫,请求法律支持。在随后的视频连线中,王鑫法官耐心向当事人详细解释了相邻权、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侵权损害赔偿等法律问题和法律后果。
有了法官的“法律支持”后,在郑玉凑调解员的努力沟通下,双方很快就达成了调解协议。
“损害赔偿的道理村民们都懂,就是不了解法律后果,一方怕多给,一方又怕少得,有了法官在线释法,当事人心里踏实了,调解也就顺畅了。”郑玉凑调解员说,“我过去也做过调解,‘空口说理’的信服度不够,有时为了明晰利害关系,翻书倒柜、到处请教,但仅靠书面资料、转述等方式,效果依然不明显。而现在有了法院的诉非联动,让法官以在线的方式进行释法明理,我调解过程中吃不准的法律问题,由法官直接来解释,大大提升了调解的公信力,群众更加信任我,更有利于我开展工作,调解率也提高了不少。”
“司法联动网格调解,通过网格调解员说理,法官释法,网格联动,线上服务,让纠纷化解率提高,既方便群众,又提高效率,使乡村综治中的各种疑难杂症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霍童镇综治副书记林立伦高度赞扬了霍童法庭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网格调解+线上指导”的诉非联动模式。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基层矛盾化解工作也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网格+线上’的诉非联动机制,实现纠纷前置化解,将非诉解纷力量请进来,法官网格指导精准对接,通过移动终端在线释法,实现对非诉解纷的跟踪化解。既方便了调解员和当事人,也为法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解纷模式。”霍童法庭庭长王鑫如是说到。
自今年3月蕉城区法院在霍童镇综治中心设立诉非联动中心联络点以来,已聘任了人大代表、村干、族老、乡贤、人民调解员等多方人员作为特邀调解员,并与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村调解组织等多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由霍童法庭员额法官对接指导各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的调解工作,将诉源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
同时,霍童法庭针对辖区四个乡镇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情况,采取“网格调解+线上指导”的模式,将诉源治理与网格调解有效结合,推动分层递减、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体系,将网格调解指导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行政村,逐步实现网格调解指导全覆盖,形成由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唱主角,法官释法明理,将矛盾化解在网格中、将纠纷止于未讼的分工协作机制,真正发挥了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辖区诉源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悉,2019年1至10月,霍童法庭共收到申请立案数241件,今年同期仅收到申请立案数111件,申请立案数量同比下降53.94%,夯实了无讼的基础。在今年1至10月收件的111件中,诉前调解40件,调解率达到36.03%,仅71件通过立案转入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同比下降70.53%,从源头处减少了案件数量,达到了化讼解纷的一定效果。(完)
http://www.0593c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