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8日电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家园,社区文明创建则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东侨开发区不断推进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培育亮点等一系列动作,着力打造特色社区文化,让每一个社区成为居民的“幸福港湾”。
搭建平台,提升阵地建设
“这个新修建的广场比之前大很多,我们在这跳舞非常方便。”日前,东侨兰亭社区综合文化广场改造施工进入尾声,在广场上跳舞的王阿姨为这个改造项目竖起大拇指。
这个占地3200平米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群众文化广场,是按照省里制定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基本标准设置的,包括一个宣传栏、一个图书室、一个多功能室、一个科普活动室、一个广播室、一个文体活动室、一套文体设备等。夜幕降临时,这个广场就成了周边市民夏日纳凉的好去处。
“我们为了让群众有更好的活动场所,社区两委主动把原本的三层办公楼腾出来,提供给文化服务中心作为活动场地。”兰亭社区党支部书记汤学金告诉记者,在已经建成的一期项目中,已经吸引了附近的广场舞、佳木斯操、健身操等数支队伍入驻。
在兰亭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面,位于邮政大楼沿河一侧的闲置区域,有一条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该文化长廊墙上设置了党风廉政建设、东侨特色美景、传统忠孝廉文化元素等展示牌,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
“这里离我们家近,散步方便,在这里不仅可以休闲娱乐,还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在文化长廊里,九龙商城居民陈老先生说。
侨兴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晓玲介绍:为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从去年8月份开始规划设计,今年1月中旬动工,4月26日侨兴文化长廊正式完工。文化长廊建成后不仅为东侨开发区老城区的居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散步的去处,而且文化长廊内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也让市民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文明素质。
据悉,社区还将充分运用文化长廊,开展党员学习教育、老年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并结合传统节假日,依托文化长廊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
去年来,东侨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对接文体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在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等部门支持下,新建兰亭、万安、锦绣等三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兰亭、侨兴、富春等三个社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大门山、兰溪两个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侨兴、锦绣两个社区笼式户外活动广场。
近年来,东侨开发区加大民生基础设施工程的投入,为各社区配备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着力打造文明和谐的新社区。
整合资源,活动精彩纷呈
“我们社区的晚会很精彩,内容高大上,传播接地气,我们市民都非常喜欢!”晚会现场,市民严先生表示。
日前,由东侨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文明办主办,东侨开发区兰亭社区、宁德联信 财富广场协办的“迈进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东侨开发区理论宣讲进基层暨‘创文明城 迎省运会’文艺晚会”在联信财富广场举行。来自东侨各社区、学校分别选送了情景剧朗诵《逐梦新时代》、女声独唱《我们的中国梦》、东南亚风情舞蹈《欢乐摇摆舞》等14个节目,深受观众好评。
近年来,东侨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取得良好口碑。为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东侨开发区还不定期开展文艺汇演活动,组织各社区选送节目参与汇演,在互相交流中,提升社区文化建设能力,培育社区文化精品,提升基层文化活力。
社区文化活动开展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东侨开发区不断完善机制,建立“政府组织、企业(部门)共建、协会指导、社区参与、居民受益”的活动模式,促进社区活动的常态开展,营造文化氛围。
东侨开发区区内拥有南、北岸公园、大门山公园、兰溪公园、高架桥下景观公园等5个公园,还有东湖御景、联信财富等十余个小广场。各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公园、小区广场,设立晨晚锻炼点。通过上级支持、企事业单位资助等方式,为广场配置音响、服装等设施,早晚定时开展居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形成各类文体队伍达30多支。
如兰亭社区利用高架桥下景观公园,与团市委合作,每周五、周六举办露天KTV演唱活动;每天晚上7点半,大小广场上均能看到广场舞、佳木斯操等队伍,健康向上的广场文化活动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聚餐”。
培育亮点,打造特色品牌
5月26日,省运网球测试赛文艺演出现场;
6月15日,“创文明城 迎省运会”文艺晚会;
……
近年来,在宁德大小舞台上活跃着这样的一群身影,她们身着东南亚民族特色服饰,翩翩起舞,为观众们展现了东南亚舞蹈迷人舞姿、多变舞步、丰富手语和华贵服饰的舞蹈特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舞蹈队领队苏永英告诉记者:这一支独具特色的舞蹈队由华侨新村侨民组成,已编排《快乐踢踏舞》《印尼小岛风情》《椰林狂舞》《千岛舞韵》《印度制造》等多支独具东南亚风情的舞蹈。
城市社区大同小异,东侨开发区立足社区实际,注重挖掘每个社区的亮点特色,加强扶持引导,形成特色品牌。
华侨新村社区是闽东唯一的纯侨社区,现依然保留有侨居国多元的文化元素。近年来,东侨开发区加大对华侨新村社区的文化扶持力度,加强技艺传承保护。2014年,有关各方在分析农场资源与优势后,东湖塘华侨农场启动归侨特色“五个一”文化建设,录制一首华侨农场场歌、组建一支合唱队、一支乐队、一支舞蹈队、一支足球队,在丰富归侨侨眷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新一代归侨文化传承与发扬者。如今“五个一”文化建设已经凸显成果。
近年来,华侨新村社区还通过开办东南亚美食培训班,鼓励归侨参加闽东美食大赛;组建东南亚语言翻译志愿者服务队,为公安出入境等部门提供翻译服务;扶持和鼓励华侨新村社区舞蹈队参加各类文艺演出,为侨文化宣传搭建平台,扩大侨文化影响力。
北部新城的东侨新能源社区作为一个以服务辖区企业员工为主要任务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正努力寻找与园区企业的契合点,与企业合作举办社区邻里节,加强企业与社区、企业与企业间的互动。
建设产业社区,培育社企文化。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猜灯谜、包粽子、做月饼、美食品鉴等节日活动,不定期举办篮球赛、羽毛球赛、文艺汇演和志愿者活动。通过丰富的主题活动,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东侨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提高员工对企业和东侨的双重归属感。(完)